“都是隔壁邻居,争吵解决不了问题,要相互理解,有事好商量,不要伤了和气。”邻里纠纷、家庭矛盾,是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时常遇到的问题。
每一个问题的解决,都是一次村民法治意识的提升,都是一次普法、学法、用法的实践。在省司法厅目前7个帮扶村中,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。
今年以来,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“化解矛盾风险、维护社会稳定”专项治理行动部署,坚持排查走在调解前,调解走在激化前,积极在帮扶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推动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基层落地生根,为平安乡村建设注入法治动能。
省司法厅驻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明星村干部在走访入户时,发现一起家庭矛盾纠纷。母亲因儿子李某返乡从事养殖工作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而不满,多次发生争吵。了解具体情况后,驻村干部和矛盾双方一起坐下来进行耐心调解。劝解双方要心平气和多沟通,一起寻找解决办法。并向其说明脱贫户从事养殖业的相关惠民政策。事后,主动向街道汇报该户相关情况,帮助李某申请家庭农场、产业奖补等惠农政策,落实产业奖补5万元。此次调解,既缓和了双方关系,又为其争取政策支持,解决了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。李某一家对此连声表示:“太感谢你们了,不仅帮我们家处理家庭矛盾,还给我们争取政策支持。”
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,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提前部署,变“被动应对”为“主动治理”,组织乡镇干部、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深入村寨,通过走访摸排等形式,重点排查家庭、土地等频发易发矛盾隐患。同时召开矛盾纠纷形势分析研判会,做到提前介入,防止激化。
明星村村民田某到村委会反映,其使用从村民朱某处所购农药后导致庄稼死亡。明星村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经实地查看了解庄稼损坏情况后,同双方当事人沟通,安抚田某情绪,凤凰联盟注册向朱某从人情及法理角度释明利害关系,在积极调解下,朱某向田某支付赔偿金200元。
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坚持“调解+普法”双轮驱动,着力提升村民法治意识,引导村民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”。同时采取院坝会、乡村广播、传单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重点聚焦社会平安稳定以及与村民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,包括安全生产、森林防火、未成年人保护等,将法律知识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送到千家万户。还积极协调资金新设置和制作法治宣传栏和宣传标语45块,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,增强群众法治意识。
“吵能解决问题?都先冷静下来,综治中心、驻村干部都在现场,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件事解决了。”
3月13日,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黄金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争执不下,发生争吵。了解情况后,省司法厅驻黄金村干部、村干部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前往现场,明确土地权属后,采取“背对背”调解方法,引导双方各退一步修建公共通道。经过数小时耐心调解,双方达成和解协议,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。此次调解既保障村民合法权益,又维系了邻里和谐。
针对矛盾纠纷复杂多样的特点,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充分整合资源,联动当地综治中心、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村干部等多部门力量,形成多方调解格局。充分发挥各部门各主体职能优势,坚持依法调解和人文关怀并重,凝聚调解合力,依托专业性和权威性保障,为调解工作提供有力支持,提升调解公信力,实现矛盾纠纷软着陆,强化基层治理协同效能。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关键词: 凤凰联盟,凤凰联盟官网,凤凰联盟app,凤凰联盟平台,凤凰联盟注册,凤凰联盟网址,凤凰联盟入口,凤凰联盟登录,凤凰联盟下载
咨询热线
0755-64200866